记者来到位于汊沽港镇六道口村的俊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棚室内看到,一个个菌棒有序排列,鲜嫩的香菇将菌棒包围,工人们熟练地将个大、匀称的香菇采摘放入筐中。
合作社负责人周玉祥告诉记者,二零一二年,在镇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发展起香菇种植,最初他从江苏引进香菇菌丝,试种了四个棚室,当年就试种成功。周玉祥说:“它口感比较好,肉比较厚,个头比较大,比那些老品种要强得多,而且它生长过程比较均匀,不会这几天出的特别多,长得蘑菇肯定也小,菇形也不好,这个比较平均,每天也不是特别多,但是老长老有,供货比较平稳。”
周玉祥告诉记者,香菇比起常见的平菇种植相对繁琐,在菌棒培育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杂菌的滋生,香菇在生长时对于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也较高,所以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要特别精心。技术员丙忠德说:“咱们这个都是固体种,这个菌棒经过咱们消毒以后,扎上四个眼,把固体种人工塞里面去,菌丝开始扩大,把这个菌棒全长满之后成熟期就到了,摆在地下就可以出菇了。”
据了解,这里生长的香菇是从八月份左右开始制种、生产菌棒,经过四个多月的管理,目前已相继成熟,正在收获。每个菌棒可以出一到二斤香菇,市场价每斤可以买到四块多钱,效益可观。周玉祥说:“香菇在咱这个气候条件下比较适合,水质没问题咱都经过化验,水质咱这儿属于中性水,比较适合它生长。”
为了使香菇种植现代化、规模化,合作社配建了化验室,引进了液体接种机、固体接种机,以及自动化菌棒生产线。同时还建设了冷库,对采摘的鲜菇进行储存,延长保鲜期。同时,合作社还和天津食用菌研究所进行技术依托,请专家进行指导和交流,并和天津大学成功对接了废菌棒再利用项目,变废为宝,增加效益。周玉祥说:“用完的废菌棒做多糖菌肥,像一些花什么的用这种肥特别好,这个肥料得到了有效处理,而且还增加了经济效益,它也能卖钱了。”
周玉祥告诉记者,由于香菇营养丰富,价格相对较高,产量高时每天可采收四千斤以上,亩收益可以达到二十多万元。目前,合作社建成的占地一百六十亩,五十四个棚的香菇种植基地,每天源源不断的供应天津的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他们还准备引进烘干设备,将鲜菇加工成干菇,扩大香菇的销售渠道。同时,干菇的储存时间较长,可在市场行情较好时进行销售,将进一步提高香菇种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