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又一个亿元农业产业 我县利用蚕业下脚料栽培食用菌项目进入推广阶段


    【发布日期】:2007-04-09  【来源】:千岛湖新闻网
    【核心提示】:昨天,威坪镇岭脚村王建功家5万袋利用桑树修剪后的残枝进行加工栽培的黑木耳开始大规模采收。这意味着我县利用蚕业下脚料栽培

    昨天,威坪镇岭脚村王建功家5万袋利用桑树修剪后的残枝进行加工栽培的黑木耳开始大规模采收。这意味着我县利用蚕业下脚料栽培食用菌项目的研究取得成功后,进入了示范推广阶段。

    蚕业下脚料是指养蚕过程中蚕宝宝留下的粪便、残叶、秋冬季桑园修剪时产生的桑树残枝。我县早在1978年起即着手以桑枝培养黑木耳的研究,取得并积累了丰富的实用资料,但由于蚕桑业规模小,利用蚕业下脚料发展食用菌项目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新世纪以来,我县蚕桑业处于大发展时期,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八万亩之广,成为浙江第四大蚕茧生产大县。在此形势下,县科技局于2005年申报了杭州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示范“利用蚕业下脚栽培食用菌促进循环利用的研究和示范推广”,项目将于今年底完成。

    利用蚕业下脚栽培食用菌促进循环利用,可以进一步扩大蚕业的延伸。以桑树为中心,桑叶喂蚕,桑树修剪后的残枝作为菌类培养的原料,蚕粪作为菌类的辅料,菌类栽培后产生的废料作为桑树的肥料,这样就实现了循环利用。同时,养蚕与栽培食用菌在季节上和人力上也不冲突,先养蚕,后种菌。

    目前,我县已在威坪岭脚村、殿下村、株岭村,汾口镇宋祁村,富文乡雪坑村、沐村建成六个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示范数量达五十万袋,基地还产生辐射作用,辐射栽培达五万袋。品种除黑木耳外,还有香菇以及秀珍菇、鸡腿菇珍稀菇种。

    县科技局微生物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各基地菌袋每袋装料零点七公斤,灭菌培养五十天开始出耳,可采耳三次,收干耳60克,每袋产值3.6元,扣除成本8角,可获利2元以上,效益可观。

    而以全县范围计,我县目前共八万亩桑园,每年可产生干桑枝3.2万吨,同时还可在养蚕过程中得到残叶、干蚕粪各万吨以上。以上蚕业下脚经过加工,可制黑木耳菌袋三千四百万袋,产干耳两千吨以上,按当前市价,实现产值一点二亿元,这将又是一个农业亿元产业。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