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菇比养鱼和种甘蔗都赚钱!”4月18日,江州区新和镇下询屯农民马勇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1月,马勇在市科技局和广西富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稻草、玉米秆、甘蔗叶、牛粪等为原料,在自家3.2亩的冬闲田种大球盖菇。2月28日,他种植的鲜菇开始上市,直到清明节才售罄,共产菇6000多公斤,平均每公斤6元左右,仅4个多月,他就赚了3万多元。
去年,该屯农民黄南飞也在市科技局和广西富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帮助下学习种菇,与马勇不同的是他利用半亩田搭建大棚种巴西菇,共种500多平方米,由广西富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定价收购,一天24小时随采随卖, 预计年纯收入8000多元。
建市以来,市科技局和农业、畜牧水产部门积极探索做强做大蔗糖产业的新路子,市科技局牵头在江州区新和镇下询屯示范推广“蔗―牛―菇”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即用甘蔗尾梢养牛,用牛粪种菇,再用菇泥还田。
去年,市科技局在下询屯养牛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引进福建种菇大户吴华兴进驻江州区新和华侨农场成立广西富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新和华侨农场大面积种植食用菌,烘干后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该公司在下询屯部分农户中示范推广种植食用菌,并定价收购加工。
“这是一条很好的增收路子,我们科技部门想方设法大力推广。”市科技局局长李苹告诉记者,崇左市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如甘蔗叶、玉米秆和木薯杆等十分丰富,且成本很低,发展食用菌收效高,当地群众看到示范户种食用菌赚钱,也纷纷打算年底利用冬闲田种植食用菌。(记者 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