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一斤?”“310元。”
12月20日,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的松露集市按期开市,虽然只有三个摊点在卖松露,四川金松露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新培还是仔细地查看了新货。听过价格,他把松露放在鼻子上闻了闻又放回原处。
攀枝花被称为中国松露之乡。12月本是松露大量上市的季节,啊喇乡每两周一次的集市是该区域松露主要的交易场。但近几年,谭新培发现,时令季节,集市上的松露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
现象:成熟季节难觅松露
松露没有出现在集市上,并不是因为卖得太好,而是因为根本没得卖!谭新培从9月就开始留意松露集市,那时候的松露只能算“儿童期”,然而集市上已经开始大规模出售这些松露“幼崽”。
“最小的只有豌豆大”,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柳成益从事松露人工培育工作已经十年,他们的大田实验就选在野生松露的栖息地附近,每个月他都要去试验田看看。今年8月,他遇上了采挖的农民,“拿着手掌宽的锄头,往地上用劲一抡,菌根就断了”。
松露是一种块状菌类,一般生长在野生松树的树根上,呈不规则球形,因其“栉松风、沐晨露”而长,被形象地称为“松露”。
攀枝花松露一般6月出苗,8月的松露几乎没有营养价值,为什么山民这么拼?攀枝花市林业局产业处副处长张洪贵说,2008年10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块菌(松露)之乡”称号,松露价格随之疯涨。
谭新培已经不在攀枝花采购松露了,因为同样质量的松露在云南只要270元一斤,但是在攀枝花可能卖到310元、320元。8年前,他第一次在集市上偶遇松露,以10元一斤的价格买空了所有存货,成为他8年松露生意的开端。
最近十年也是松露产量急剧缩减的十年,攀枝花的野生松露从150吨下降到20多吨,过去生长在盐边县、仁和区城区附近的松露已经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