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南方的香菇品种能否在北方引种成功,董伟认为,北方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如果一个菌棒一年能采摘四到五茬,正常情况下一个大棚产1.56万公斤的香菇是没问题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就这样,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种植了10个大棚。结果,一炮打响,一年纯赚了20多万元。“168”香菇品种不仅给菇农们带来好收益,也为北方的消费者提供了不一样的新鲜香菇。
依托首都带富一方百姓
董伟告诉笔者,中菌菌业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搭上了现代都市设施农业的快车,依托首都、辐射周边省市,基地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京郊最大的鲜香菇生产加工基地。
2011年,公司由700亩起步,进入河北承德市场,几年下来,在承德地区的丰宁、围场、兴隆等县的20多个村庄,发展香菇种植3000多亩,吸引近千户当地农民从事香菇生产,带动了当地15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据统计,这项举措每年可为承德地区创造1.2亿元的经济效益。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香菇生产量的增加,公司对外影响力也日益彰显。每到出菇旺季,基地每天销售鲜香菇多达3万公斤,除了供应北京五大农贸市场外,山东的寿光、河南的郑州等地客商也都纷纷开着大货车直接到基地购货。一时间,公司买卖兴旺,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公司基地拥有钢架大棚400多个,入社农户纯收入由每年的5000元增至现在的2万多元。
董伟在做大、做强香菇产业的同时,不仅富裕了一方百姓,也培育出一批香菇种植能手。鉴于她的杰出贡献,董伟荣获了“全国巾帼致富带头人”称号,并获得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食用菌竞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