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董伟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在京郊怀柔区庙城镇王史山村安了家。她带领农民成立了北京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几年下来,合作社已发展成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鲜菇销售及深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基地拥有钢架大棚400多个,入社农户年均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合作社依托首都、辐射周边省市,带动河北承德地区的丰宁、围场、兴隆等县的20多个村庄,发展香菇种植3000多亩,年可为承德地区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董伟为此荣获“全国巾帼致富带头人”称号。
200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学习工作了7年的董伟从海外归国,萌发了种植食用菌、自主创业的想法,并由此演绎出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怀揣理想坚定一条信念
那是2009年下半年,创业涉及到的无数琐事让董伟忙得焦头烂额,光是为了选场址,她怀着身孕跑遍了京郊怀柔区的10几个镇乡、近百个村子,最终选中庙城镇王史山村作为香菇种植基地。紧接着她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买材料、建大棚的工作中……
种蘑菇需要特别精心,湿度、温度都要掌握好。正处于怀孕期的她,为了蘑菇种植不出闪失,从早到晚扎在大棚里潜心研究。种植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便查资料、找书籍,若是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就跑到农业大学甚至更远的地方找专家咨询。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董伟种植的第一批蘑菇出棚了。为了带领更多的农民种蘑菇致富,她成立了北京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董伟带领合作社员工,以科技为先导,经过与专家的沟通与研究,培育出错季栽培品种“新20香菇”。为了增加产值、增加农户收入,她通过合作社新上两条生产线,建立一个深加工生产车间,攻克了香菇烘干、速冻、保鲜等科技难关,并根据客户需要,将新采摘的香菇制成粉剂,供市民保健及食用,从而使合作社发展成为庙城镇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鲜菇销售及深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2012年,他们生产的香菇通过了有机认证,并参加了北京市食用菌高产创建竞赛,取得了一等奖;同年,她还荣获北京市农业局颁发的“北京市食用菌种植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