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5点,天蒙蒙亮,大山还在沉睡中。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栗溪村的杨中远起床收拾一番,骑着摩托车开始一天的收菇行程。
山乡早晨,炊烟袅袅,户户门口晾晒着腊鱼腊肉,年味正浓。正是香菇上市时节,顾不上操办年货的杨中远每天骑着摩托穿行在农家院落。“每天要跑近百公里山路,运气好能收300来斤菇,一天可收入300多元。”说起每天的劳动成果,乐呵呵的杨中远一脸满足。
像杨中远这样的香菇贩子,栗溪镇有200余人。他们穿行在大山深处的农户家,收购他们种植的香菇,运到镇中心的香菇交易市场。
12点,杨中远骑摩托载着两大袋香菇赶到镇交易市场,这时四面八方的摩托收菇贩子们一拨一拨地赶来,交易市场十分热闹。杨中远倒出香菇“晒卖”,在市场坐地收购的老汤,扒拉着香菇查看成色。“香菇34元一斤,花菇40元一斤。”一番讨价还价,两袋香菇成功交易。
小小栗溪镇,像老汤这样坐地收购香菇的经纪人有20多位。已干了20年经纪人的袁葵说,每年香菇上市前,都与丈夫分头到广州、南宁、北京等地找合作商户,将收来的香菇分级、包装后,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各地。一年可外销香菇10万公斤,每公斤赚一块钱,一年毛收入过10万元。
这些香菇贩子、香菇经纪人是菇农和市场的“媒人”,一手牵着菇农,一手寻着市场,帮助菇农解决销售问题,托起栗溪镇的香菇产业链。栗溪镇去年香菇种植突破100万袋,户均1万袋,以每袋赚6块钱计,户均收入7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