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这个,似乎有点儿不是时候,但笔者是个急性子,就想叨咕叨咕。
你要问了,究竟啥事啊,就别卖关子了?听我给你细细道来。大同区高台子镇整了一个大项目——棚室双孢菇。对于这个项目的作用,从它的另一个名字可见其分量之重——中轴项目。
项目位于永跃村,占地面积不小,有400亩地。目前已投资上千万元建了6条发酵隧道以及制菌车间、保鲜车间等。今年,还要投资3000万元,在永跃村和东太平村建设标准化菇房,“大战”已拉开帷幕。
对于这个产业,镇里的态度很明确,要干就干像样,要干成产业,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所以采取了相对稳妥的“先示范再推广”的路子。
这是个潜力产业,人们充满了期待,就目前得到的消息,已经有30多人申请加入种植队伍。
看到这,你又会说了,不就是种蘑菇吗,有啥稀奇的。还真别说,人家真有稀奇的:生产蘑菇的基质是用秸秆加牛粪鸡粪发酵的。
在农村,秸秆和牛粪随处可见,如此一来,原料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据测算,按照计划的生产规模计算,一年可消化一万多吨秸秆,也就是几万亩地的秸秆产量。原本让人头疼的秸秆,这下成了宝贝。
眼下,不是焚烧秸秆的时候,也就不见了秋日田野里的乌烟瘴气,但这不意味秸秆焚烧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有效的途径还不多。笔者认为,高台子镇的“秸秆蘑菇”是条道儿,而且还大有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