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宁德食用菌出口呈大幅下降的态势, 辖区仅出口食用菌2944.3吨、772.61万美元,同比下降36.28%和42.52%,其中, 对日本出口降幅最大,出口1750.27吨、468.96万美元,同比下降42.37%和49.86%。食用菌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当前食用菌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币升值导致食用菌出口成本加大, 我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价格提高,原有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如出口到日本的干香菇,假设原本要75 元人民币一公斤,相当于9美元多就可以买到,汇率提高后就要变成10美元多才能买到,这对于香菇在日本当地市场的竞争相当不利, 以食用菌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实力,很难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来弥补这一价格劣势。
二是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食用菌出口。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输日食用菌产品在日本已被检出30例农残超标案例, 日本方面对银耳、香菇、木耳、松茸及其简单加工品实施“命令检查”,对姬菇及其简单加工品实施“监控检查”。 我食用菌产品违规案例占植物类产品违规案例的30%以上,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出口品种。
三是日本等食用菌主要贸易国订单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半年以来, 限制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让我国食用菌出口严重受阻,日本国内食用菌价格也大肆上涨,为平抑物价, 部分日本订单正在向东南亚转移,我食用菌面临丧失最大国际市场的风险。
宁德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建议加大食用菌栽培科研力度, 依靠科学的种植管理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以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企业应加强过程监控,把好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 做到在同一价格同一类型产品中取得优势;大力推行绿色、 无公害生产和良好农业种植规范(GAP体系),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用标准化的管理,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用药,彻底根治食用菌农药残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