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利用稻草栽培大球盖菇 开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


    【发布日期】:2015-03-13  【来源】:嘉兴在线新闻网
    【核心提示】:在市农技推广基金会副秘书长梅正祥看来,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嘉兴,每年产生的晚稻草不计其数,亟待探索一条稻草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而“稻草育菇”这一种植模式,为稻草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稻草能做什么?当做燃料?作为饲料?用来造纸?还是直接还田?在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有个家庭农场,稻草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去年12月中下旬,在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指导下,该村家庭农场主江建松试种了3亩大棚大球盖菇。今年2月22日,第一茬大球盖菇冒出了红褐色的菌盖,让第一次种植食用菌的江建松兴奋不已。这几天,江建松一直忙着在菇棚里采收大球盖菇。

    “这种菇别说没种过,以前连见也没见过!”江建松告诉记者,试种之后发现产量比较高,每平方米可产10公斤鲜菇,每年可采3到4茬,按照每公斤批发价3至4元计算,效益还算不错。此外,口感和营养价值也是江建松所青睐的,江建松对大球盖菇的前景十分看好。

    作为大球盖菇全面落户嘉兴的“推手”,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考量则更加全面、长远。“选择推广大球盖菇,不仅因为它的高产和优质,还在于能消耗大量稻草废料。”在市农技推广基金会副秘书长梅正祥看来,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嘉兴,每年产生的晚稻草不计其数,亟待探索一条稻草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而“稻草育菇”这一种植模式,为稻草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记者了解到,去年,市农技推广基金会在全市各地分别进行了利用稻草栽培大球盖菇、西红花、马铃薯等三个品种的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大球盖菇消耗稻草废料居三者之首。据介绍,在种植大球盖菇时,把菌种铺在稻草上,再用泥土覆盖,稻草可保温、保湿,腐烂后促使菌种发酵。“稻草至少铺30厘米厚,1亩大球盖菇可以消耗15亩的稻草。”梅正祥说,去年全市大球盖菇种植面积达160多亩,至少可消耗2400亩稻草废料,今年还将在全市推广大球盖菇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晚稻草资源化利用率。

    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是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致力于农作制度创新的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始终将服务“三农”大局、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的方向。发轫于嘉兴、推广到全省的“万元千斤”种植模式,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又保证了粮食粮食安全;“稻菇笋”、“菊羊果”等农业循环模式,使芦笋茎、蘑菇泥等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蜕变成新的肥料资源;“桑—菌”循环利用生态模式,将桑枝条粉碎后制作菌棒,栽培黑木耳、秀珍菇、桑黄等食用菌,既达到了桑枝的充分利用,又减少了废弃桑枝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形成农业资源的全程循环利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