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羊肚菌制种
“我觉得竹荪在市场上的销售开始受到了一定影响,而羊肚菌的行情好了起来,我觉得这块的市场比较有潜力。”王大权说,当时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野生羊肚菌,从事羊肚菌种植的人比较少,技术要求较高,风险也比较大。
凭借这两年种植菌类的基础,王大权在外地引进了羊肚菌试种,同时自己制作了菌种,一共栽培了5亩。“我主要是想看看外地的菌种和自己制作的有什么区别。”当年年底,王大权得出的结论是两者皆不适合在兴文种植,亏损了3.5万元左右。
在分析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后,王大权开始对高原野生的羊肚菌和本地的羊肚菌进行杂交,同时种植了高原羊肚菌,又对杂交和高原羊肚菌进行对比,通过两者多方面的对比分析。2014年,他选择了自己改进过的菌种,当年亩产就达到160斤。
“这个科技含量很高,一旦实验失败,就可能有很大的损失。”对于王大权的努力,兴文县科协协在培训和协调技术人员方面,给予了王大权很大的帮助。后来,王大权又在原来的技术上进行改造,将羊肚菌的产量提高到亩产312斤。并采取了多种种植方式,来预防种植方式单一,而存在的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