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报业网讯:
“我2005年春投资5万元建了两座温室种植双孢菇和草菇,现在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净盈利了10多万元,现在蘑菇价格不断上涨,又有销路,我打算再建两座……”提起蘑菇种植,虞城县大杨集镇银河村青年农民刘银行高兴地对记者说。据悉,在大杨集镇像刘银行这样靠种植食用菌致富的农民还有很多,小小蘑菇真正撑鼓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
2005年以来,大杨集镇党委、政府瞄准市场,千方百计引导全镇农民发展双孢菇、草菇、猴头等食用菌种植。两年来,推广食用菌温室1300多座,总种植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菌200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并形成了稻草、牛粪专业购销市场2处,温室建材、专用物资市场3处,食用菌销售市场6处,带动了600多人专业从事食用菌中介服务和进行食用菌对外批发销售。仅此一项使全镇人均增收1600多元。
为使食用菌种植、加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大杨集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宽松的投资环境,充足的食用菌资源,吸引了多家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截至2007年4月,全镇共引进福建古田天一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商丘分公司、河南虞城猴头山食品厂等9家食用菌加工企业,其中“古田天一农产品发展公司”具有食用菌自营出口权,产品可直接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
为了充分发挥食用菌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技术带动优势,大杨集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协调,于2005年7月成立了“食用菌协会”,协会主要负责人由食用菌加工企业老板担任,他们通过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引进优质菌种出售给农民,一来扩大了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同时使自身企业获得了收入。农民购买企业菌种,企业通过与种植户签订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合同来鼓励农民种植,在“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加工销售-获得盈利”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的企业先供菌种,待回收食用菌时再扣回菌种钱。这种模式,深得农民欢迎,推广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