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周长霞没有沾沾自喜。由于原种野生天麻产量低、品相不齐,很难推广,周长霞意识到,这几年的努力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培育优良品种。与生俱来的果敢和勤奋为她注入了强大动力,周长霞亲自到深山收集野生乌杆天麻,反复试验并成功驯化,形成了自己专有技术体系。她将自己培育的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为“乌美”,在省内首次推出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成功通过审定,成为我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
天麻种植跨过推广应用的技术门槛并没有让周长霞止步,她开始把眼光放得更远。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周长霞动工盖起了发菌室和简易菌种厂。2005年,她培育的“长白山乌杆天麻”注册“喜霞”牌商标,产品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2008年,周长霞建立现代化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年生产菌种20万袋。2012年,天麻栽培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她摸索总结出的天麻载培技术得到专家的认可,并受邀参与了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的编写,成为我省天麻栽
“技术成果只有惠及大众,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作为农民的儿女,周长霞有着大山一样博大朴实的情怀,她常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看到乡亲们共同富裕我心里才舒坦。”为了让像她一样怀揣致富梦想的农民不走弯路,她参与编写了《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成为农民致富宝典。周围乡亲要学种天麻,周长霞来者不拒,不仅提供种栽和菌种,还手把手教技术。
2009年,周长霞牵头注册成立“辉南县喜霞林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会员1000余户,覆盖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吉林20余个市县,种植面积达到25000余亩,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3万元、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比当地农民收入平均高80%。合作社实行商标、包装等“十统一”的管理模式,产品远销深圳等地区,实现产值破亿元。
天道酬勤。周长霞潜心打造长白山中药材特色品牌,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不仅使曾经的梦想得以实现,更是植根乡土树立了良好的人格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