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驻马店日报报道:(记者 张付军 通讯员 张成亮)一向以潇洒、气派闻名乡村的泌阳县盘古乡盘古村农民李三柱,今年也“小气”起来,联合收割机刚刚把5亩小麦收完,他就和媳妇一起开着车将麦秸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码到场里,准备粉碎后种植草腐菌。
三夏时节的泌阳,往年被遗弃在地头路边的麦秸,作为姬菇、鸡腿菇等草腐菌的原料,如今成了抢手货。泌阳县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将废料吃干榨尽的草腐菌,由去年的400户500万袋飞速发展到今年的1000户1500万袋,预计创产值4000多万元。
草腐菌,已成为山区泌阳的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泌阳是农业大县,每年的百万亩小麦可产秸秆2亿公斤以上,再加上丰富的稻秆、豆秆、棉壳等,可谓资源丰富,在这上面做文章,肯定大有作为!而草腐菌正是做精这篇文章最好的载体!经过详细的调研论证后,泌阳县决心做大做强草腐菌产业。
以香菇、黑木耳栽培为代表的木腐菌产业,曾经是泌阳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原材料的短缺限制着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姬菇、鸡腿菇、双孢菇等草腐菌以麦秸、稻草、豆秆为主要原料,生菇后的废料由于长满了菌丝体,又是猪、羊、兔等畜禽的上好饲料,是标准生态环保型的循环经济。瞄准这一市场空当,豫西农专毕业的乡干部吕付亭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于2001年终于掌握了秸秆生料栽培新技术。之后,吕付亭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鑫发食用菌有限公司,集姬菇、双孢菇、鸡腿菇等草腐菌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县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随后的几年间,通过吕付亭的龙头带动作用,草腐菌在泌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至2006年年底,该县种植以姬菇为主的草腐菌达400户500万袋,创产值1500万元。
为把这一环保富民的产业迅速做大做强,该县成立了草腐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并协调贴息贷款5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草腐菌产业。在优惠政策和经济效益驱动下,该县群众掀起了草腐菌种植热潮,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基地乡、一条产业带、一批试点村,种植以姬菇、鸡腿菇、草菇为主的草腐菌1500万袋,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