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属内的一些真菌种类常具有较高的种内变异,已报道的如蜜环菌(A. mellea)、高卢蜜环菌(A.gallica)等。这些种内变异常与地域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有关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国外还研究较少,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从蜜环菌对猪苓菌核的侵染到双方的营养互作过程已渐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研究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过程中,有关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的种性研究较少,众多猪苓研究的文献及专著中所提及到的蜜环菌均为Armillaria mellea 或Armillaria sp。
近来,日本学者对中国的3个猪苓样本(陕西2+河南1)以及日本本土的3个猪苓样本进行了共生蜜环菌的分离及鉴定,其研究结果认为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与A. sinapina, A. calvescens,A. gallica, A. cepistipes, and A. nabsnona)有非常高的聚类支持度及序列相似性,而和A.mellea却完全位于不同的聚类分支。
据悉,2015第二届全国猪苓会议根据猪苓产业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不仅安排了《猪苓栽培和产品开发中关键问题探讨》等多个主题报告,还设置了《基于GIS技术在四川省猪苓适宜区研究》、《猪苓菌核共生蜜环菌的种性确证》等9个专题报告,同时还安排了新产品新技术暨商务推介会、猪苓产业发展圆桌论坛、猪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预备会议,基地参观等多项日程。此外,20多家企业参与展览,展示了近百种新产品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