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众多农贸市场出现很多大小不一、还带着潮湿泥土的今年首批新鲜野生菌(俗称“头水菌”)。尽管这些野生菌的价格较高,但心甘情愿掏腰包尝鲜的市民大有人在,以至于有些菌种供不应求。
和平村农贸市场是昆明野生菌零售较集中的市场之一。十来个野生菌摊位前,摆着数筐牛干菌、干巴菌,数量都不多,价格却比旺季时高出不少。旺季时只卖二三十元一公斤的牛干菌,此时竟卖到100元左右;旺季只卖50元左右的干巴菌,此时也卖到了120元以上。一位摊主说,目前已经脱销的鸡枞价格更是高达250元/公斤。
“物以稀为贵嘛!”一位张姓摊主说,尽管今年雨季提前,但目前野生菌还没有大量上市,他销售的野生菌都是托人从通海、石屏等地收上来的,数量极少。“等6月底大量上市后,价格就会大幅下跌。”
虽然野生菌目前的价格很高,但还是有很多市民不吝钱财,尝个新鲜。据了解,和平村农贸市场野生菌每天的销量达20公斤以上;价格最高的鸡土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
原材料贵了,相应的菜品也贵了――关上菌子一条街某餐馆内,一盘3公两左右的炒鸡土从要卖128元,相同份量的牛干菌也要卖120元。佳园小区的峰谷野山菌餐馆,3公两一盘的牛干菌,只要90元。“每天至少都有70多桌人专门来尝新鲜菌子。”餐馆经理龙先生说。
专家提醒
谨防夏季吃菌中毒
昨日(5月28日),省卫生厅有关专家提醒,误食有毒菌类、菌类受到污染、加工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中毒。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有疙瘩,甚至有红斑、沟托、沟裂,或有菌托、菌环;毒菌折断后会有浆汁流出,气味刺鼻,伴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市民可用葱白在菌盖上擦拭,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此外,还可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牛奶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市民不要采摘或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类,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吃菌时不要喝酒。吃完菌后如有恶心、头晕、呕吐,或产生幻觉、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若来不及就医,应及时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并尽快转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