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猪苓产区本13省40个不同地区的野生猪苓菌核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种类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获得猪苓菌核组织分离的纯培养蜜环菌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A. cepistipes, A. gallica,A. ostoyae, A. mellea四个种;其中A. cepistipes, A. gallica 为优势种;猪苓共生对蜜环菌物种专一性较低,与相关书籍及文献报道的与猪苓共生蜜环菌为单一A. mellea种的结论不符;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多样性及不同种类蜜环菌对猪苓菌核生长发育的影响,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判断蜜环菌是否退化的标志,可从菌索的外观、菌索的韧性、菌索的结构、菌索皮层和髓部菌丝、髓部菌丝的分支及侵染能力等方面来判断。
判断蜜环菌是否退化的标志,可从菌索的外观、菌索的韧性、菌索的结构、菌索皮层和髓部菌丝、髓部菌丝的分支及侵染能力等方面来判断。
猪苓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从猪苓菌丝体中分离到单体化合物15个,鉴定了其中的12个。猪苓菌核化学成分研究方面,从猪苓菌核中分离鉴定了2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个。
2015第二届全国猪苓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易菇网主办,九寨沟县人民政府、阿坝州科技局、药仓网、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承办,九寨沟县科技局、九寨沟县猪苓人工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协办。于5月22日至24日在四川省九寨沟县黄埔大酒店举行,国内外26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