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食用菌扶贫进菇棚 实用技术受欢迎 ——“食用菌扶贫万里行”第一站山西宁武侧记


    【发布日期】:2015-06-10  【来源】:易菇网  【作者】:刘琴

     

     
      这次活动在宁武实地指导了三个基地,前景不容乐观。怀道基地占地千亩,政府投资建大棚800多座,规模堪称宏大,专家们一到基地也是啧啧惊叹这样的规模真不多见。由于当时设计大棚不科学,园区管理不善,本应该出菇的菌棒没有出菇,本不应该长绿霉的却长了,北京食用菌协会会长刘宇教授说,这是管理造成的,精细化管理完全可以阻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山西省食用菌协会常明昌会长在指导时,仔细给菇农分析原因,寻找病源,象带小学生一样一点一点地讲解。
      张祥茂会长虽然不懂技术,但是经过二天的“熏陶”,很多食用菌技术常识他已掌握了七八成,以至于在专家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当起了临时讲解员,简单的问题也能讲得明明白白,菇农听了十分地满意。
      在冼马坊细腰村指导时,来自基地的骨干技术员张小奇和邓伟二位老师被菇农和村民簇拥着,拉着手进了菇棚,迫不及待地跟他们汇报大棚香菇栽培情况。他们虽然是土专家,但却是菇农行业的网络红人,名声早已在外,粉丝遍布各个角落。因为都是自家盖的简易大棚,容纳不了所有的菇农进棚听老师讲解,所以有些菇农就把大棚掀起来,蹲在棚外,伸长脖子,竖起耳朵,仔细“偷听”,那份专注度真是令人感动。
      冼马坊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不大,但菇农积极性高。据了解,菇农都投资入股做食用菌,大家积极性与参与度非常高,几乎家家树大棚,人人搞生产。因为起步晚,菇农对生产食用菌要素知之甚少,没有防患风险意识,认为只要买来菌棒就能出菇,就能赚钱,一点种菇养菇的知识也没有,更谈不上技术要领,以至于好坏菌棒放在一个棚里培养,导致全面污染,所收甚少。指导结束后,菇农们还拉着专家的手不肯放,要求他们经常下来指导。
      在进行总结座谈时,各位专家从各自的专业出发,从管理、营销、技术及人才等方面发表了意见与建议。张祥茂会长在总结发言时说,这次活动选准了切入口,专家在讲课及指导时尽可能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出去,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直言不讳。现在宁武县发展食用菌热情很高,魄力很大,但在发展中却曝露出管理比较粗放、技术比较粗糙,机制比较薄弱等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把这些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再有雄心壮志也很难实现。他建议:“马上进行必要的整改,该补充的要补充,该完善的要完善,一定要把这种对食用菌行业的热爱和对发展的这种期待,确实落实在行动上。今天培训完了,发现了问题,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上采取应对措施,积极解决,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宁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明亮表示,把张祥茂会长和各位专家的建议和要求尽快梳理,上报县委政府决策,还要继续加大投入,把宁武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 食用菌 扶贫 菇农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