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甘肃天水依靠科技重振双孢菇产业


    【发布日期】:2007-06-25
    【核心提示】:风吹着雨丝飞进废弃的菇棚,省农科院蔬菜所副研究员侯栋和秦州区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魏志贞全然不顾,他们站在那里,反复给8个菇农

    风吹着雨丝飞进废弃的菇棚,省农科院蔬菜所副研究员侯栋和秦州区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魏志贞全然不顾,他们站在那里,反复给8个菇农打气,“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近日,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六十里铺村一带,双孢菇下种的最佳时节只剩两三天。

    省农科院和当地的技术人员,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天水市蔬菜新品种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的支持下,要在秦州区建立5个双孢菇示范基地。

    秦州区的双孢菇面积曾占全省一半以上。政府当时极为热心:每个菇棚无偿贴5000元,另外协调给每个棚贷款5000元至1万元。在最辉煌的2003年,全区双孢菇“遍地开花”。菇农张居中一天就采卖了1140元。

    不曾想,2004年,虫害席卷了所有的菇棚。双孢菇大面积绝收。次年,双孢菇产业再次覆没于病虫害。

    省农科院的专家说,这些病虫害可以防治,关键要用适应天水气候的种植技术。如今,省农科院和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新建示范基地,然后靠事实鼓起农民的信心。

    天水人也没有气馁,并且搬出了新套路:适应当地气候的技术打先锋,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一直蹲点到12月;种植靠菇农自愿,政府不再当“保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