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学术研究、管理部门和公众。”6月28日上午,谈到“如何打造我国大虫草产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杏忠在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主题报告环节作如此总结。
现状:虫草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
目前,在Indexfungorum数据库中有540个虫草(cordyceps)物种名称 (http://www.indexfungorum.org/names/Names.asp, 2 January 2015)。虫草具有巨大的产值,其中天然冬虫夏草120-200亿、蛹虫草100亿、金水宝25亿,估计总产值超过300亿。近年来,虫草行业进一步发展: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无性型在学术界及产业界被普遍接受,冬虫夏草人工培植成为新兴产业;广东虫草等新资源研发及新技术广泛应用;新活性化合物及新药研发蒸蒸日上。
然而,虫草行业在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虫草基础研究不足,例如虫草活性组分及作用机制,大量虫草资源的深入研发,菌种质量控制标准缺乏,限制管理、影响发展的大量分类问题急需解决等。此外,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没有实时更新,学科、产业及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整个行业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国际性著名企业等问题也成为限制虫草行业发展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