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资源亟待保护”
经过文献调查,相关研究人员系统总结了与冬虫夏草相关的各种昆虫信息,共涉及中国蝙蝠蛾科13个属的91个种。经判断,其中57个种是冬虫夏草可能的寄主,8个种是不确定的寄主,26个种不是寄主。
姚一建介绍,根据2000年以来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调查和标本查阅,澄清了冬虫夏草的地理分布。在分析的203个地点中,可靠分布点108个,可能的63个,可疑的3个,29个地点被排除。而可靠地点大多位于海拔3000m至雪线或流石滩附近,国内包括四川、青海、西藏、甘肃和云南,境外有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
此外,研究组连续15年深入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的大部分冬虫夏草产区调查生境,采集标本800余份(覆盖92个县),分离出大量菌种。”通过资源调查和收集,澄清该物种的地理分布与寄主昆虫,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冬虫夏草菌种,为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和遗传资源。”对于这一系列研究工作,姚一建如此总结其意义。
实地考察中,姚一建等人发现冬虫夏草人为采挖现象严重,造成其特有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虫草资源随之锐减。鉴于此,姚一建倡导探索冬虫夏草自然资源的保育工作,需求人工干预以促进虫草生存繁衍,保护并恢复已遭破坏的自然生境,并强调“这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据悉,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易菇网、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共同承办,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虫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澳门、台湾260余名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参加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