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大蝉草属于大型真菌、子囊壳。大蝉草(蝉弯颈霉)的有性型寄主为蝉若虫,个体较大,表面有疏松的白色菌丝体包裹。
李春如在报告中介绍了大蝉草有性型和无性型的分子确证及分类地位,并用图片展示了大蝉草的人工培养过程。此外,李春如还介绍了大蝉草相关真菌,包括蝉棒束孢、大蝉草重寄生菌新种、小蝉草、奇异虫草(弯颈霉)、稻子山虫草(弯颈霉)、屋久岛线虫草等。
据李春如介绍:大蝉草有性型,寄主为蝉若虫,个体较大,表面有疏松的白色菌丝体包裹33.6-44.0 × 12.0-13.0 mm,子座从寄主头部长出,单生,棒状,长62.1-70.0 mm,有的长可达106 mm,柄基部白色或黄色,粗4.8-8.8 mm,可孕部褐色或黑色,41.0-55.0 × 12.0 mm。子囊壳密集垂直埋生,近卵形,(600)650-740(780)×(270)300-330(360)μm。子囊线形,中部膨大,(380)420-468(500)× 8-11 μm,前部较窄为5-6.5 μm。子囊帽半球形高4.0-5.5 μm,直径为5.5-6.5 μm。子囊孢子线形,长240-310 μm,成熟时断裂成形成次生子囊孢子,短柱状,3-5(6.5)× 2-3 μm。
虫草产业企业家论坛是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次会议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易菇网、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共同承办,江西国药有限公司、中国虫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澳门、台湾260余名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参加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