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07/28/09-49-36-95-27088.jpg)
图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若芸在作报告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07/28/09-49-40-40-27088.jpg)
图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蔡为明在作报告
灵芝研究出硕果 更多议题待探究
灵芝研究涵盖广泛,包括基本的分类研究、栽培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以及最后的临床研究。目前国内的灵芝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统称为临床前有效性研究),在所有灵芝论文中占比达50%—70%。关于灵芝的分类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教授戴玉成作了报告《灵芝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一些来自不同省份的专家各自介绍了当地灵芝特色文化及相关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宏伟呈现了《西藏白肉灵芝栽培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建荣谈到了“中国北方灵芝发展模式特点”。在灵芝专题技术研讨会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若芸介绍了“灵芝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蔡为明讲解了“灵芝品种与基质对主要有效成份含量的影响”......
尽管灵芝有关的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诸多问题在学界争论多年却未有定论。我国现有多少种栽培灵芝菌株?现有的灵芝菌株中哪种最好?中国灵芝产区分布广泛,哪个产区品质最好?灵芝孢子粉或孢子油真的比子实体或菌丝体的提取物好吗?子实体的提取物和菌丝体的提取物有什么实质区别?这些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学界和业界,亚洲菌物学会主席刘杏忠在致辞中总结说:“这些问题仍旧需要我国广大菌物科研工作者进行探索。”
除这些具体问题外,灵芝研究总体上出现了“坡脚”现象:重视临床前有效性研究,而忽视临床研究。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林志彬此前倡导国家、企业、科研单位和研究者共同合作,呼吁国家加强对临床研究的资金投入,
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灵芝迈进全球保健体系的问题。据了解,目前中国没有一种中药材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国外市场。对此,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在发来的贺信中写到:“与世界食药用菌强国相比,我国在灵芝的品种选育、规范栽培、精深加工以及品牌塑造、质量控制等进入全球保健体系的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产学研通力协作,建立紧密、良性的合作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