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12/10/20-56-23-33-11944.jpg)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512/10/20-53-44-65-11944.jpg)
以菇为媒,相约随县。明日,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将盛大启幕。
本次香菇节由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易菇网、中共随县县委、随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俭朴节约办会,搭建交流平台,弘扬菇乡文化,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以“弘扬炎帝神农文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着力打造“华中第一、全国闻名”的随县香菇品牌,进一步加快全国食用菌产业强县建设。
专业性。本次香菇节邀请了食用菌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商家代表,20余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菌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成为推动随县乃至全国香菇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外向性。随县香菇栽培技术全国领先,与浙江庆元、福建古田、河南西峡等地各具特色的香菇栽培技术交相辉映。随县生产的专业机械设备、菌需物资、原辅材料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大食用菌主产区。本次香菇节邀请到国内领先的香菇产业领域带头人,他们各具特色的香菇栽培技术和地区先进的产业扶持政策将促进产业发展。
权威性。本次香菇节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胡秋辉和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副主席刘毓等知名食用菌专家,彰显权威性和影响力。
互动性。本次香菇节除开设专业的论坛、研讨会、招商推介会和香菇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外,还将举办“香菇大王”、“香菇产业突出贡献奖”等系列评选活动,形成良好互动效应。
香菇擦亮随县靓丽名片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来到随县指导种植椴木香菇,由此拉开了随县香菇产业发展的大幕。
历经30多年探索发展,随县香菇实现了从小规模种植到袋料工厂化生产、从“提篮叫卖”到“买全国卖世界”的国际化跨越,更将完成从“以量取胜”到“以质求效”的华丽转身,形成大基地生产、大市场交易、大规模加工、大批量出口的产业格局。
香菇,已成为随县这座年轻县城的靓丽名片。
从“小规模分散种植”到“工厂化生产”
随县香菇企业在全国率先尝试大规模工厂化种植,从配料、制菌包,再到灭菌、接种、养菌、出菇,全程流水线生产,实现了香菇生产的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周年化。
与以往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袋料种植相比,工厂化种植突破季节限制,一年四季循环生产,原料配方减少木屑用量40%,种菇综合效益翻番。
作为国家食用菌实验基地之一,随县承担多项国家食用菌新品种试验工作,也是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实验实习基地,目前正在与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多家院校开展研发合作。
随县有5家菌企先后登陆创业板、新三板、新四板。吉祥寺村在全国首创“农民互助担保贷款合作社”(又称“菇农贷”),运行6年累计向菇农提供担保贷款2亿多元。
从“提篮叫卖”到“买全国卖世界”
随县现有食用菌从业人员30多万人,年种植香菇1.6亿袋,建成食用菌加工园区3个、龙头企业60多家,年产食用菌6.5万吨以上,年产值过200亿元,香菇出口50多个国家(地区),年创汇超4亿美元,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
如今,随县已成为全国“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华中地区最大的香菇交易集散地和区域性菌种生产供应基地,实现了从“提篮叫卖”到“买全国卖世界”的国际化跨越。
从“以量取胜”到“以质求效”
面向未来,随县将从三个方面推动香菇产业实现再跨越:
提高香菇精深加工水平,形成完整食用菌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从“以量取胜”到“以质求效”。
放大“农业部蔬菜(食用菌)标准园创建”的示范效应,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香菇生产加工各环节积极引进新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内在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食用菌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县六载再跨越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放眼如今的随县新城,崭新楼群鳞次栉比,产业园区气势恢宏,纵横道路宽阔整洁,一湖两岸美不胜收……
成立仅6年的炎帝神农故里随县,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犹如一轴正在徐徐铺开的锦绣画卷,向世人次第绽放出她的活力、她的魅力……
提升实力民生改善
6年来,随县实现新县城、县经济开发区两个从无到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石材及建材、纺织服饰、新能源、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八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县域经济在全省大幅跃进32位。
截至去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六项经济指标分别是建县初的2.1倍、4.9倍、4.7倍、5.2倍、10.3倍和10.7倍,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财力增长的80%投入民生事业。“十二五”末,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3元,其中城镇19973元,农村10976元。
改革创新活力迸发
推行大部制和大科室制,县直内设机构比同类县市减少近一半,行政编制减少约20%,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优服务”的高效行政模式。
推行行政绩效管理改革,被确定为全省4个试点县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由443项减至221项;被确定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县和全省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县,改革进程位于全省前列。
创新党建,全面推广“村务协理员”制度和“三调联动”机制,率先运行“三屏互动进农家”,党群、干群关系更和谐。
成功争取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土地整治整体推进等一批重大项目,累计争取项目1880多个,到位资金76.46亿元,落实专项优惠政策30多项;创新招商方式,先后招引项目467个,到位资金265.32亿元。 特色发展产业壮大
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发展质效。
工业块头越来越大。建成“2+12”工业园,随县开发区助力随州市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石材及建材产业向200亿元产业迈进,新能源产业势头迅猛,风电装机容量56万千瓦、年创税收2亿元。
农业特色更加鲜明。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十大特色种植板块不断扩大,其中木本油料基地近30万亩,茶叶7.2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1家。 旅游景点更加美丽。4个国家4A级景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省级地质公园构成“一主两翼、多点支撑”旅游格局,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强县”。
展望“十三五”,随县将继续弘扬炎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活力随县、魅力随县、和谐随县”总体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实干兴县,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香菇节”九大主体活动
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开幕式暨CCTV《乡村大世界》现场录播、文艺汇演活动
中国香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总结大会暨“十二五”总结大会
中国香菇产业组织模式及政策支持研讨会
中国香菇工厂化技术研讨会
随县招商推介会暨香菇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
香菇产业博览会
随县“香菇大王”、“香菇产业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
参观香菇工厂化生产企业、香菇出口加工企业,参观“中国香菇之乡”三里岗镇香菇栽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