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2015年12月 12日下午,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中国香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环节在湖北随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谭琦在会上进行了报告。来自国内外的600余名参会者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进行了《食用菌产业国际化的路径与前景》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主要从中国食用菌产业国际化的基础、食用菌产业国际化的路径、食用菌产业国际化的前景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他表示,食用菌产业强大才是国际化的前提,在引进设备、公司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吸收、消化,打造“土洋结合”自主研发的中国特色工厂化路径。另外,在我国食用菌产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进行产业升级,将中国文化、技术、资本带出去。最后,对6000多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的巨大市场,他也表示了期待,并分享了成功“走出去”的企业。
随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畅想了香菇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他首先分析了目前香菇产业面临的挑战,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各类扶持项目审批和验收趋紧、土地、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减少或取消等因素都对香菇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随后,他从香菇栽培方式的多样化、加工产品的多样化、产业功能的多样化三个方面进行畅想。报告中,他提出了秸秆种菇、香菇主食化的想法。
最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谭琦则带来了《中国香菇栽培的技术革新和趋势》的报告。她首先梳理了中国香菇栽培的发展历史,随后以袋料香菇的发展趋势。她表示,同工厂化生产相比,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方式能更好地控制原料来源以保证安全;规模化有利于机械化的应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统一制种、统一接种和发菌,成品率更高,且产品可以统一回收,该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强。
此次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是由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易菇网主办,华中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中共随县县委、随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香菇节期间,除了中国香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同期还举行有中国香菇产业组织模式及政策支持研讨会、中国香菇工厂化技术研讨会、随县招商推介会暨香菇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等多项主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