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通讯员李军华、刘敏)绿林镇的生态旅游游人如潮,杨集镇的礼品经济红红火火,三阳镇的生态种菇绿色环保。整体封山育林两年后,京山县北部山区的3个菇乡找到替代产业,成功实现产业转型。
京山北部曾是全国闻名的“香菇之乡”。然而,农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植被严重破坏,山洪常发。2000年该县逐年削减香菇种植计划,2005年全面封山育林,产业转型成为菇乡面临的现实选择。
绿林镇从旅游破题,请走9家“吃树”企业,将48个一级景点一一开发。开办农家旅馆,开发旅游商品,全镇近千农户加入旅游产业链。杨集镇瞄准城里人对“乡土礼品”的需求,兴办10家礼品加工企业,建起礼品一条街,使葛粉、橡籽粉、木耳、根雕、藤器等山货成为城市宠儿。三阳镇则从华农引进了新品种袖珍菇。袖珍菇不需再用木屑作原料,只需废弃的棉壳即可。目前,该镇袖珍菇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武汉等大城市生态菇的重要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