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少消费者开始选购走亲访友的礼品,琳琅满目的滋补品也进入了销售旺季,据了解,冬虫夏草衍生品倍受热捧。为家人送健康的愿望非常好,但是市场上很多冬虫夏草衍生品并没有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个市场发现,冬虫夏草衍生品价格不菲,购买者可谓一掷千金。那么,打着名贵头衔、穿着华丽外衣的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真伪呢?
虫草衍生品市场乱象多
据了解,虫草价格在1983年为300元/千克,折合3毛/克。而现在,顶级虫草的零售价已到999.9元/克。30年涨了三千多倍,其价格是黄金的数倍。市民朱先生反映,市面上的冬虫夏草含片价格低至千元以下高至万元以上,存在很大差异且种类繁多,这让他不知所从。
“那都是忽悠外行人的,在天然冬虫夏草产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市场上衍生的产品不排除有浑水摸鱼的现象。就拿冬虫夏草含片来讲,这种粉片是由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低温干燥、低温灭菌,纯粉压制成片的。但是有的商家为了牟利,会有意无意的偷梁换柱,以普通虫草混淆冬虫夏草,然后制成含片,吃了后不仅不补身反而对人体伤害很大,”一位多年从事虫草专卖的业内人士说。
随后,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个药材市场并注意到,很多店内赠送的冬虫夏草含片宣传手册上并未直接写出含片的主要原料,大部分都在描述其神奇功效。
商家炒作导致消费者盲从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健康养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话题,看到电视上的广告,我才知道冬虫夏草可以含着吃,这种纯粉片具有很多神奇功效。”市民刘女士说。
对此,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师刘敏表示,冬虫夏草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几年商家肆意炒作冬虫夏草的效用,吹嘘不但能提高免疫力,甚至夸大为具有抗癌的神奇功效,鼓动消费者盲目购买。而且很多商家不做医疗考证,在功效本身没谱的前提下,还弄出了“破壁”、“压片”技术,宣称“吸收率提高几倍”“可以含着吃”,这不符合科学认知。
刘敏告诉记者:“首先,冬虫夏草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它的价值与功效到目前为止是人工培育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建议消费者还是购买原生态的虫草。其次,购买时要擦亮眼睛,最好请教专业人士帮助甄别。”
某虫草推销员苏先生透露:“虫草制品首先是高档产品,精美的礼盒和适当的推广,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据他说,现在有很多保健品,其包装成本甚至超过商品本身成本。
虚假宣传应依法查处
消费者的非理性需求,加上厂商的夸大宣传,让一个既非食品又非药品的产品在市场上售卖,不仅违法违规,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很多有购买经历的人都表示,对于冬虫夏草衍生品都不知该如何定性。
早在2012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就出台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首批试点5家企业。按试点方案要求,试点企业需要审评审批。据报道,目前,仅有一种包含冬虫夏草成分的胶囊获得了国食健字批号。同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冬虫夏草粉碎及压制成片不属于中药饮片炮制范畴。
甘肃赛莱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和康表示,“冬虫夏草的开采和良好的利用,对高原生态、人类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根治目前市场乱象,还需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产品宣传,《广告法》有明确规定,无论通过何种形式,从事虚假的广告宣传都是违法行为,都应该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