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兴,你家的谷草卖了没有?没卖赶快去卖。”日前,记者来到重庆铜梁县围龙镇龙苑村,只见村民们互相招呼着,谈笑着,将一捆捆的稻草运往村里的菇场出售。在村办公室的墙壁上,菇场大量收购作物秸秆的告示十分醒目,价格:干稻草,每公斤0.24元;玉米秆,每公斤0.20元。
中年汉子张万京正在结账,他数着300多元钞票笑眯眯地说:“往年,这些谷草多数进了灶膛,有的农户没有劳力就在山坡上焚烧,不但污染空气,还造成火灾隐患。现在,一亩地的谷草要卖100多元,划得着。”
“本村几百亩稻田的谷草不够,相邻几个村的村民也挑来卖。”他翻开记账本,上面记满了好几个村村民的稻草收购情况。
菇场的一位技术员介绍说,稻草、包谷秆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发酵完全熟化,到了明年3月底,最后一批菇采完了,菌料是上等的有机肥,我们就免费送给群众打田、蕹果树,这叫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明年,计划生产100万袋,那时,秸秆的需要量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