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黄石日报(通讯员 陈光明 吴开生) “这每个大棚都是聚宝盆、摇钱树,1 亩能顶100亩的收入。”17日,金山店镇白合村45岁的村民朱本金指着房子后面的大棚满脸得意地说。
今年上半年,朱本金在屋后的坡地上建了一座不足2分地的大棚,种植了圆菇,至少可以收入1万多元,加上他培育的菌种袋,全家3口人的总收入至少要超过2万元。如果按过去的老办法耕作,他大棚的2分地收入最多也就200元左右。
金山店镇白合村共有240多户1200多人,每人平均耕地不足4分。过去村民辛苦一年,勉强能“混个肚饱”。2003年,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讲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农民当年就尝到了甜头。此后,栽培蘑菇、木耳等食用菌成了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打项目。每年全村的食用菌总收入都在200多万元以上,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是2200元。因为增收可以从空间获得,该村近两年还退耕还林100多亩,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实用技术,积极发展立体农业,向空间要效益。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400多元,今年,该镇食用菌栽培已达100万袋,退耕还林达12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