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81863@A7J5@3}L{LOAK3G](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5/04/1435127811944.png)
![MSCG]S6FBUJKZL%NSAZS[)C](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5/05/1629038511944.png)
易菇网讯:随着冬荪产业的日渐发展,“冬荪”成为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研究新热点。据悉,6月8-10日在贵州大方举行的2016第四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大方)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专门开设“冬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届时,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将带来最新的研究报告,并以圆桌论坛等形式交流、探讨冬荪产业发展状况。
冬荪,学名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又称竹下菌、竹菌、无裙荪,为鬼笔科、鬼笔属真菌。夏秋季节生于林中地上的腐殖质层中。冬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味道鲜美,口感松脆,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冬荪的菌柄、菌托和子实体入药,药性为甘,淡,性温,有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痛。冬荪可抑制腐败菌生长,作为食品的短期防腐剂。冬荪在国外,如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超市里常有新鲜或者腌制的冬荪(白鬼笔)销售,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目前,市场上主要还是靠野生采集加工为主。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大方县2013年度冬荪产量在2吨左右,价格为400—450元/斤;2014年度总产量为6吨左右,单价在280—350元/斤;2015年度大方县及周边地区栽种了大约有2000亩,产量预计在20吨以上,价格在250—300元/斤,较高的市场售价使其成为食用菌产业新的热点。
![](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5/05/0922294211944.jpg)
尽管冬荪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问题也日益突出,种源混乱、菌种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产业链较短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发展。2016第四届全国天麻会议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参会代表将赴大方天麻、冬荪栽培基地进行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