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是一种国际上非常热销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包头市九原区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后,它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料,不与地争肥,占地小,用水少,投资少,效益高的优势凸显,成为我区下一步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选择,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有效利用资源。种植双孢菇主要利用现有温室的空闲地,阴棚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杆、牛粪为原料,根据目前全区的存栏奶牛和种植的26.14万亩玉米、小麦所产生的34万吨秸杆,可供0.9万亩双孢菇种植使用。利用现有温室,阳棚种植蔬菜,阴棚种植双孢菇,蔬菜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而双孢菇是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优势产业。
二、经济效益明显。如果全区现有0.9万亩温室中的0.3万亩利用空闲地、阴棚种植双孢菇,亩产菇13000斤,市价4.1元/斤,扣除生产成本13720元/亩,温室折旧1500元/亩。纯收益为38080元/亩,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80元,同时带动运输、采摘、餐饮等产业发展。
三、产业化程度高。由于双孢菇生产涉及到菌种研发、试验、示范推广及栽培加工销售,物流配运,科技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因此决定其产业化程度高,利于“一村一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1、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思路建设基地,形成规模后组织发展成立双孢菇专业协会。由专业协会进行统一制订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全程监管,重点是推进品牌建设,按统一的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全力打造特色品牌。
2、配套建设的加工企业,可以使双孢菇拉长运距,调剂市场供求,延长双孢菇产业链,带动运输、信息,原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可转移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地方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