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陈启海、杨富春、通讯员宋云)又到秋栽香菇时,随州市曾都区三里岗镇菇农一片忙碌。来自省商务厅的消息令他们欣然:截至10月底,全镇香菇出口创汇4720万美元,预计年底可突破6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来自林业部门的数据消除了人们对三里岗环境的担忧:近几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从69.7%增至75.3%。
过去,以三里岗为主的曾都菌区曾一度无度砍伐林木种菇。现在,他们增强环境意识,调控产量,力挺质量,加速转型,护住青山也富了菇农。
如今,作为中南最大食用菌产、加、出口基地,三里岗菇耳年交易量1.1万吨,交易额10亿元。镇委书记陈德敏说,为处理好护青山与富菇农的关系,镇里将山场承包、强化护林责任后,让菇农自觉调控:为种菇,全镇年伐木2000立方米,而植树造林却年新增木材蓄积量1.9万立方米。政府加强制约:菇农在计划内伐木,林业“两金”按0.15元/袋菇征收,超采部分征收翻番。三里岗还组织2000多人年外出收购香菇4000多吨,既满足国内外对其香菇的旺求,又控制本地无度消耗木材。
控制产量后,他们力挺质量增加菇农收入。三里岗与华农联手成立菌种试验中心,以半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减少木材消耗,提升菇耳品质与售价。
三里岗还改变菇耳“食性”,用棉壳、稻草替代木材种植巴西菇、白灵菇等珍稀草腐菌类。最近,韩国、加拿大客商到此考察后,请求三里岗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合作。这表明,三里岗香菇正由特色产业向品牌产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