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宜昌鲜菇生产再度获得生机


    【发布日期】:2007-11-15  【来源】:农民日报
    【核心提示】:湖北宜昌林业资源丰富,当地农民有种植鲜菇的历史。可是发展鲜菇种植就要采伐林木,势必造成生态的破坏。如何平衡森林安全与百姓

    湖北宜昌林业资源丰富,当地农民有种植鲜菇的历史。可是发展鲜菇种植就要采伐林木,势必造成生态的破坏。如何平衡森林安全与百姓致富的这对矛盾,湖北省提出创建绿色家园的新思路,开发生物质新材料,用棉籽壳代替木材生产茶树菇,效益增加6倍多。与此同时,发展经济林、花卉种植成为山区群众致富的新门路。

    栎木产菇每年要砍掉一座山

    在宜昌,到处看到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远安县徐家庄村27岁的小伙子路林正在采集鲜菇,今年上半年他仅仅试种了5万袋,就有五六万元的收益。

    以前,徐家庄村因为被山包围,靠山吃山的观念深深根植于村民的头脑中,到林子里砍下栎木繁殖菌种,以鲜嫩的蘑菇换来丰厚的收益是祖祖辈辈的做法。路林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种菇的本领,从2001年养菇发家,他和其他人一样,用砍下来的栎木做培养基,算下来一年要用掉3000多棵树。2002年正在他要扩大养菇规模的时候,县里下发了禁止栎木生产蘑菇的通知。宜昌市远安县林业局副局长李泽林告诉记者,像路林这样种植蘑菇,县里每年就要砍光一座山,鲜菇生产越红火,林子破坏也越大,所以必须禁止发展栎木香菇

    路林没法理解的是,林子长在山上就是要用,难不成让它们自然死掉,况且几辈人都是这样砍过来的,怎么现在禁产呢?这大山深处,虽有几条出山路但交通还是不方便,难道还回到种地的日子,辛苦一年收获几百斤,换来“柴米油盐”吗?政府不是要支持我们致富吗?

    代料香菇种植木料需求量威胁森林安全

    路林的困惑也是当地政府担忧的事,森林是暂时保住了,但百姓传统的养菇致富路却被堵死了。怎么办?父母官开始为群众寻找新的出路。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派出几批专业干部,下福建、去浙江取经寻宝,结合当地桑树众多、速生林丰富的优势,引导百姓用修剪的桑树条、速生杨树枝替代栎木种植香菇。可转产的资金又成了难题?粉碎这些枝条需要设备,一次性投入就得2万元,刚刚搞一年蘑菇生产的路林哪来这么多钱?正当路林犯愁时,为支持当地继续发展香菇种植,政府拿出80万元,补贴每个养菇人。到2006年,路林的香菇生产已经达到15万袋,同时带动四乡八村的群众都搞起了菇类生产。

    正当菇类产业初具规模,路林准备大干一番时,新问题又出现了。此时,整个远安县的香菇种植量已经接近一亿袋,而代料香菇种植要消耗80%的木屑,对于各种木料的需求量再次威胁到了森林的安全。因此当地要求,压缩菇类生产。

    生物质新材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这次压缩逼着路林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他想到了用棉籽壳和桑树枝做原料生产茶树菇。

    短短6个月的时间,路林的养菇厂从今年初的5万袋发展到现在的15万袋,而且带动全镇1.5万人从事菌类生产,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3500元增加到4000元。与此同时,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也超过了70%。

    现在路林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发展做着准备,一个四季恒温的数字化蘑菇大棚正在建设,建成后,他的蘑菇将日产上万袋,可以带动全镇乃至全县的鲜菇生产,不仅武汉,连广东、北京人都能吃上他的鲜蘑,那时候的日子才叫“比蜜甜”。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