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350](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11/1045423411944.jpg)
![IMG_9368](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13/1147168111944.jpg)
虞泓教授在作报告
易菇网讯:“在中国,尤其在云南,开展虫草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仅仅是揭开冰山之一角,关于虫草分类、系统与进化研究刚刚开始。”8月9日,在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野生菌资源分类与鉴定”专题中,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虞泓教授在报告中指出。
虞泓教授介绍到,当前,虫草分类混乱,需要正本清源,更重要的是,多种虫草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广泛应用,但功效和药理机理不清楚,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亟需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国有130余种虫草,云南有虫草30余种,说明中国虫草生物资源研究远远不够,刚刚起步,特别是云南。估计中国有虫草400种以上,云南有虫草300种以上。他带领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百草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共调查和采集虫草250余种,制作虫草标本10000余份,分离保存虫草菌株6000余株。团队在云南调查采集到的虫草物种有120余种,约占全国已报道虫草物种数90%以上,通过谱系地理、分子系统、生态位模型研究表明,冬虫夏草遗传多样性中心、遗传分化中性和起源中心为横断山区。目前,团队已经建成虫草标本馆、虫草真菌菌种保藏中心、虫草生物资源大健康研发和产业化战略库和大数据库。其中,虫草标本馆内的虫草标本数量达到10000多份,通过虫草标本和图片展示,让百姓认识虫草和了解虫草,走进虫草科学,更重要的是让百姓消除真假虫草的困惑,科学利用虫草养生和治病,成为虫草生物资源科研、教学和科普基地。
虞泓教授认为,建设虫草标本馆和虫草真菌菌种保藏中心,其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十分重大。从国家生物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对保护虫草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从科研和教学看,是虫草中草药生物资源科研、教学、科普中重要实习基地,也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虫草中草药生物资源研发创新团队,成为凝聚和培养虫草中草药生物资源优秀人才平台,开展虫草中草药生物资源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从生物大健康产业看,建成虫草中草药生物资源大健康研发及其产业化基地,为云南生物大健康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从中草药文化转型和升级看,是虫草中草药文化延伸和历史传承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