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8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在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主旨报告中作题为《野生菌王国——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物种多样性》的报告。杨祝良研究员从云南地理地貌概况、云南野生菌王国、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研究、云南野生食用菌总览、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野生菌王国”的由来
杨祝良研究员介绍,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土壤类型各异,热带、亚热带及山地温带植被类型兼有的地理地貌。云南雨热同期并且是第四纪冰期许多生物的避难所,故而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为云南成为野生菌王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云南“野生菌王国”这一称号被广为人知,是因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晓岚研究员于199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云南·食用菌王国之行》文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杨祝良研究员表示,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1000种,云南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名贵、重要的有近100种,野生菌资源丰富,“野生菌王国”名副其实!
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研究
“在我的研究中,再没有比牛肝菌类更为棘手的属了。”杨祝良研究员引用了这句话感叹到。同时,杨祝良研究员也分析了牛肝菌科在物种研究当中突出的两个问题为:属的界限及属间关系不清楚和物种划分标准不一、复合群内种的界定困难,这为牛肝菌科野生食用菌物种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介绍到鹅膏科野生食用菌的时,杨祝良教授格外谨慎,并告诫在场与会人员“误食毒蘑菇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而鹅膏科又具有物种划分标准不一、复合群内种的界定困难的突出问题,有些鹅膏科可以食用,有些则不能食用,稍有不慎就会辨别错误,这也是鹅膏科野生食用菌导致中毒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云南野生食用菌总览
“云南大型真菌共知21科604属2729种。我国已知大型真菌约4800种。云南大型真菌约占全国已知物种总数的56.9%。其中云南特有属有10余属,云南特有种有100余种。”
针对云南野生菌出口的问题,杨祝良研究员表示:“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及产量独占鳌头,风味品质首屈一指,名声享誉海内外。根据云南省林业厅2015年4月发布新闻,云南野生菌自然产量50万吨,年开发产量约8万吨,全国70%商品野生菌产自云南,实现产值67.8亿元。2014年食用菌产量39.8万吨、产值100亿元、销售收入105亿元。松口蘑、块菌、牛肝菌等出口欧美、东亚及东南亚等国,是当之无愧的‘野生菌王国’。”
杨祝良研究员对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科普宣传,提出了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野生菌不要吃,自己不熟知的蘑菇不要吃两个金标准。
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楚雄州林业局、南华县人民政府主办,南华县人民政府、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野生菌保护专业委员会、易菇网承办,来自20余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南华本地的300多名代表与会。除主旨报告外,大会还安排了野生菌资源分类与鉴定,野生菌资源驯化、栽培及保育,产业化及市场管理,毒蘑菇中毒处理四个专题论坛,以及一个专题技术培训。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菌物学会野生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十大野生食用菌”评选结果发布、野生菌保护中国(南华)宣言座谈会、展览,以及野外标本采集与鉴定、企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期举行的中国·南华第十三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数万民众参与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