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297_副本](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13/1537195040172.jpg)
易菇网讯:2016年8月9日晚,“野生菌保护中国(南华)宣言座谈会”于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期间在南华镇南酒店七楼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研究员、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虞泓教授 、浙江华丹农业微生物应用研究院韩省华院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研究员、山西大学张永杰教授等共计40多位与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由刘培贵研究员介绍了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状况、利用状况以及资源匮乏的现状,并分析由于目前野生菌名声扩大,价格越来越高,利益索取越来愈严重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加快了野生菌出山的步伐导致的。同时采集人数的增加和采集方式的粗暴导致林下植被破坏,再生能力下降。野生菌保护刻不容缓,故草拟了《野生菌保护中国(南华)宣言》并召开座谈会,征集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宣言。
![IMG_8323_副本](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13/1538073740172.jpg)
宣言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呼吁和建议,并表示就野生菌而言,立法保护绝不是禁止利用,没有利用的保护,失去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合理地利用有利于野生菌促繁、增产。依法保护是为了约束不当行为,禁止乱采乱挖,禁止阻断繁衍和遗传物质交流传递的采集破坏行为。只保护而不容许利用,是浪费资源;保护一定是为了利用,合理利用可以促进保护;没有保护,资源就不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必须并举,互为促进。
会议期间,各位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建言献策,对宣言和野生菌保护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提出建议表示要实行采集上岗证制度,通过专业培训后再进行采集;吉林省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提出要有法可依,并增加科普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菌物自然保护区;还有代表提出要紧抓收购源头,从企业的层面控制野生食用菌的质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研究员表示保护宣言的发表最终目的就是引起社会的关注,推动野生食用菌的保护。
![IMG_8305_副本](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13/1538211840172.jpg)
会议确定了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研究员为宣言起草负责人,联合国内专家以及与会代表在宣言上签字共同推动宣言和建议的撰写和完善,并通过易菇网等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尽快推动宣言的正式发布。
据悉,来自20余省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南华本地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除主旨报告外,大会还安排了野生菌资源分类与鉴定,野生菌资源驯化、栽培及保育,产业化及市场管理,毒蘑菇中毒处理四个专题论坛,以及一个专题技术培训。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菌物学会野生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十大野生食用菌”评选结果发布、野生菌保护中国(南华)宣言座谈会、展览,以及野外标本采集与鉴定、企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期举行的中国·南华第十三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数万民众参与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