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虹](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26/0934291711944.jpg)
董彩虹作报告
![董彩虹 (2)](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608/25/1359591311944.jpg)
报告现场
“食药用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8月21日上午,在2016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第二届食药用真菌应用与开发研讨会”环节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研究员在报告中这样说到。
报告中,董彩虹研究员介绍到食药用菌作为我国第五大产值农作物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超过棉糖桑茶,承载着保障食物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增进国民健康的国家重任。其可在山地、砂地、盐碱地等非耕地上立体高效生产,每亩大棚年产鲜菇相当于13.5亩耕地的
粮食产出的蛋白质。如果利用5%的农林牧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相当于2.43~2.56亿亩耕地产饲料粮转化的1600万吨牛肉。食用菌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食物,产后的菌渣是优质有机肥,形成“种养业废弃物→食用菌→回种养业”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经济模式,亩收入15000-40000元,效益是 粮食的30倍以上。 在“我国食药用菌驯化栽培的思考”方面,董彩虹研究员认为:生物学研究是驯化的基础、产业发展与科学研究、理论上都有驯化栽培的可能性、木腐菌居多,加强草腐菌的驯化及木腐菌草腐化研究四个点进行探究,并以羊肚菌和冬虫夏草为例,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董彩虹研究员介绍了近期驯化成功的包括羊肚菌、冬虫夏草、蝉花、广东虫草、块菌、暗褐网柄牛肝菌、绣球菌、玉木耳、牛樟芝、长根菇、金耳、杨柳生田头菇、白肉灵芝、桑黄、猪肚菇、鹿茸菇、灰树花、冬荪在内的十八个品种。
谈及近期大热的羊肚菌产业,董彩虹研究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她表示很多种植户对产业的科学认知不足,导致盲目生产、风险大,同时炒作风气严重,不实信息满天飞,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报告的最后,关于草腐菌驯化或者木腐菌草腐化问题,董彩虹研究员表示市面上以木腐菌为主,草腐菌为辅,常见人工栽培种类也是木腐菌居多,这就导致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应该要加强草腐菌的驯化,加大木腐菌草腐化的技术投入。
据悉,2016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暨第三届食用菌博览会期间安排了第三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第二届食药用真菌应用与开发研讨会、第二届珍稀食用菌发展研讨会暨羊肚菌专题研讨会、食用菌产业链创新发展研讨会、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重点关注食用菌产业链的延伸和珍稀品种、药用种类的开发,聚焦最具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食用菌品种及栽培技术交流,从产业宽度、深度出发,拓宽思路,交流学习,为行业再谋发展。2016第三届中国食用菌博览会举行了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展示、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暨招商推介会、2016第三届中国食用菌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搭建食用菌产业展示、交流平台,促进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的商贸和采购。同期,还召开了中国菌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2016年福建省食用菌学会年会等相关会议,多会合一,产学研交融,吸引了超过800人参加此次会议,是年度内菌物领域产学研融合与交流的一次盛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