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已在太空遨游了一两个月的数十种云南物种,乘坐“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与两名航天员一同返回地球。
9月15日升空的“天宫二号”和10月17日升空的“神舟十一号”上,都搭载有云南物种,包括野生菌、睡莲、灯盏花、乌天麻等,这些物种已被运送到北京,将移交给相关科研单位。
让这些物种进入太空,是希望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弱地磁场、宇宙射线等特殊环境,对物种产生诱变,从而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
这些名贵食用菌究竟有哪些?具体肩负着什么样的科学使命?
●名称:黑松露、黑牛肝、羊肚菌、奶浆菌、蜜环菌、云茸
●选送原因: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富强说,近年来,野生食用菌越来越受欢迎,对其需求也日趋增加。
●预期目标:3年内完成云南10至15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的太空育种、菌种培育、菌根合成等关键技术研究。
黑松露
松露是野生食用菌中最为名贵的种类之一,法国黑松露国际市场价格高达700至800欧元/kg,欧洲地中海沿岸和我国西南(主要是云南和四川)是黑松露的分布中心,但近年来因大规模采集,我国松露产量急剧下降,开展松露太空育种,进行仿生培育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黑牛肝
我国是首个实现人工栽培黑牛肝菌的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但室内人工栽培出来的黑牛肝菌在味道上与野生的存在一定差距,生物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改良特性、提升品质,太空育种是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羊肚菌
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野生食用菌,营养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美国和我国先后实现了羊肚菌的小规模人工栽培,但目前羊肚菌的栽培存在品种混乱、出菇不稳定、产量较低等问题,育种成为关键因素。
奶浆菌
属红菇科,是云南最为常见的野生食用菌。
市场上红菇科的野生食用菌超过30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谷熟菌、铜绿菌、青头菌、大红菇等。
因此,有必要对该类群中的代表性种类进行育种和进一步仿生栽培研究。
蜜环菌
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其生长过程主要靠蜜环菌获得营养,没有蜜环菌天麻就无法生长、发育和完成生活史。
目前,蜜环菌菌种混乱、缺乏优良的菌种,是导致天麻产量不高和病害高发的重要原因。
开展航天育种等基础研究,对天麻产业的提升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茸
新近选育的一种新兴食用菌,具有产量高、结构致密、适应性广等优点。
在茶园、稻田、经果园(葡萄、核桃等)、天然林等植物间隙进行大田仿生栽培,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俱佳。
进行云茸的太空育种、新品种开发和示范推广,对云南高原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山区精准扶贫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