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借袋还菇’模式已在富水镇海鑫实业公司定制香菇5万袋,预计12月份能送来上架,开始养菌,明年3月出菇,属反季节香菇,价格错不了。” 日前,在以9户贫困户为主体、投资10多万元刚刚建成的12座大棚前,千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峰华充满信心地说道。
今年,过风楼镇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合作社承载、能人带动、建设交易市场“五轮驱动”,多层面创造条件,聚力做大香菇产业。上述新建成的大棚正是过风楼镇新发展的又一个香菇产业基地。
脱贫攻坚中,过风楼镇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谋划产业项目,确定将香菇作为脱贫主导产业之一。之后,积极提供政策扶持,加大对县上出台的“借袋还菇”政策的宣传,主动与香菇袋加工企业沟通联系,在相关村社区推行“借袋还菇”模式;积极宣传金融扶贫的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办理贴息贷款业务,破解缺资金难题,保障贫困户发展。相关村社区党组织、镇包村干部积极引导,帮办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以资金、劳力、土地等方式入股。鼓励和支持“经济能人”发挥“领头雁”作用,采用水泥预制件和不锈钢材料规模化集中建设大棚,让贫困户入驻生产;因县上确定的香菇菌袋加工厂生产能力有限,供不应求,耀岭河、白玉沟等村的“能人”自己投资建设生产线,加工菌袋,由贫困户种植和管理,香菇由合作社回收。过风楼镇还在集镇建设了香菇交易市场,灵通信息、大力宣传、积极联络,吸引了浙江、河南等地商贩前往交易市场收购,畅通了产销,避免了香菇滞销。
目前,全镇有1200余户农户发展香菇,其中贫困户800户。栽培香菇800万袋,预计年产干香菇三百万斤,产值八千万元。涌现出县河口村小沟组、耀岭河村尖刀坪组、千家坪村灯盏洼组、白玉沟村白玉沟口组、柳树湾村司法沟组5个10万袋以上的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县河口、耀岭河两个村的香菇基地目前均已发展到50万袋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