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笔者在武平县“英源”杏鲍菇食用菌生产基地看到,工人们有的在修剪、整饬,有的在清洗包装,准备把鲜菇运往广州、东莞等地。这是该县加强节材降耗、规范管理的一个侧影。
为了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武平县合理调整结构,实现多菌类开发,降低消耗。针对菌、林矛盾日益突出,积极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在控制香菇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鸡腿菇、草菇、金福菇、蘑菇、姬松茸等非木生菌类,特别是鸡腿菇,今年该县种植480万袋,比去年增加60多万袋,形成了木生菌、草生菌全面发展,系列开发的格局。
另一方面,县里规范菌政管理,确保菌种质量。抓好办证换证工作,严厉打击无证供种行为,对条件不符合的菌种生产单位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生产;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该县食用菌站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的菌种供应单位进行3次检查,对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无菌种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发现劣质菌种予以销毁,确保菌种不出问题。强化食(药)用菌产品加工,做好香菇、杏鲍菇、鸡腿菇的冷藏、保鲜和分级包装,做好木耳切丝加工出口和盐渍蘑菇加工,做好灵芝袋泡茶、灵芝酒深加工,实现加工产值2100多万元,创利税540多万元。据统计,该县今年食用菌总产量1.55万吨,同比增长950吨,产值1.0亿元。(赖志雄林永芳 钟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