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项目示范点内,经过四个多月辛勤栽培的双孢菇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是继8月份崇明东滩保护区与崇明区东平镇前哨居委会签署秸秆蘑菇试点基地项目合作备忘录后的重大成果。
在蘑菇培育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保护区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以及芦苇轮割产生的秸秆发酵物作为基底,采菇后的基底废料作为有机肥料直接用于农田生产。通过秸秆蘑菇的生产,可以有效解决保护区栖息地管理产生的秸秆处置问题,也能为保护区周边社区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秸秆蘑菇产自崇明东滩保护区“家园守护圈”前哨社区项目示范区,是崇明东滩保护区探索社区与保护区和谐共赢发展之路的一次全新尝试。项目旨在通过社区与保护区共管,保护区与社区共建,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在共管共建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保护区内动植物生态资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同时帮助社区居民转型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让社区从保护中得到实惠,从根本上逐步化解保护与发展,特别是关系到居民切身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