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按照“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拓宽扶贫新路径。目前,食用菌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业之一,同时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为全省的脱贫攻坚“闯”出了新路。
2014年以来,安龙县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气候、资源优势,引进浙江丽水庆元团队,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建设了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区,浙江大学安龙食药用菌研发中心,菌包、菌棒生产区,干品加工区,产品交易区及观光旅游区6大功能区。目前园区内已建成菌包生产、灭菌、养菌、接种、分选、冷藏等车间8250平方米,建成浙江大学安龙食药用菌研究中心1988平方米,干品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标准生产大棚407个。园区目前已入驻种植户203户,解决就业近2000人。在做大、做实、做强食用菌产业的同时,规划打造蘑菇小镇,构建“食用菌产业+特色景区、美丽乡村、运动娱乐、地域文化、主题景观”的三产耦合产业体系,建设横跨三次产业的食用菌产业化脱贫示范区。
在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后,安龙县不断探索把企业效益转变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力推手,使贫困户直接受益。为此,经过探索,安龙县结合实际,创新出“政府筹资建设,产权村级所有,农户租用孵化,企业保底收购,带动脱贫致富,实现四方共赢”的扶贫新方式,制定了“1210”脱贫模式,即:1户贫困户每年种植2个大棚,两年收入可达10万元。通过“政策支撑、利益联结、强化引导”三部曲,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以稳促搬、以产定迁、先产后迁”的主导产业来抓,致力于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打造成精准扶贫项目产业。目前,全县共有161户贫困户参与了食用菌的种植,年销售额达到2100万元,每户贫困户年均收入8.3万元。
与此同时,安龙县坚持以实现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紧紧依托中国食用菌协会的平台,成立“安龙食用菌产业协会”,以打造“中国最大优质夏菇生产基地”“中国西南菌都”为目标,全方位对食用菌产业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打造。不断强化“安龙食用菌”品牌打造,防止同质化竞争。目前引进辽宁大连、福建古田等技术团队,成立食用菌公司7家,项目占地面积2700亩,可建年产菌棒8000万棒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可满足4000个大棚的生产需求,其中核心区大棚200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3亿元。项目计划近期开工建设,明年2月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