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兴安岭咋暖还寒,万木萌动。然而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红旗管护区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有的职工正在接菌、有的在装锅、有的在打包、有的在拌料……搅热了寒冷的早春。
出台优惠政策,壮大绿色食品产业
阿木尔林业局红旗管护区始建于1978年,施业区总面积11万多公顷,在册职工331人,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100多万立方米。在2014年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职工转岗摆在管护区党组织和职工面前。
近几年来,管护区按照地委发展“六大产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制定了全民创业电子档案,出台了全民创业扶持政策,架设供电线路3000余延长米,引灌溉水渠700余延长米,建成了35公顷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无偿为种植户提供育菌室15栋房舍。
今年48岁的巨长会原来是管护区一名采伐工。2017年趁着营林生产间隙,他和妻子都参与到了食用菌生产中来,夫妻俩一天能挣到230元。
成立合作组织,实现设备信息共享
为了实现合作共赢,红旗管护区成立了两个食用菌合作社,将食用菌养殖大户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人力、设备、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
食用菌养殖大户刑俊国2016年收获干品黑木耳6千多斤,以30元一斤的批发价格,全部卖给了经销商。2017年他生产黑木耳三级菌包15万袋,另有10万袋松衫灵芝下地。
由于他率先安装使用了自动接菌机、蒸汽消毒锅等设备,免费提供给其他养殖户生产食用菌,2017年带动了赖迎格养殖黑木耳6万袋。
食用菌养殖大户何心舟2017年生产黑木耳三级菌包10万袋,每天生产菌包4千袋。他说:“时间不等人,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我生产完后,其他养殖户等着用打包机呢。”
据了解,红旗管护区按照合作社的管理机制,统一了菌种,统一了生产标准,今年将生产养殖食用菌100多万袋。目前,食用菌生产正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