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作报告
易菇网讯:“种植面积分散后,产品不再集中供应,供求矛盾得以缓和,这将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3月17日,在2017第二届全国羊肚菌大会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上,四川德立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亚同与会代表一起探讨了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消费市场情况等问题。
羊肚菌栽培由单一的局部区域向多区域种植方向转变
报告中,张亚谈到,2012年—2014年羊肚菌的栽培区域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一带,而从2015年起逐渐向全国扩散。2015年川渝地区羊肚菌栽培面积达16000多亩,但由于过度宣传扩张以及气候性灾害,15年川渝地区种植户损失惨重,2016年川渝地区栽陪面积下降至9000亩左右。他表示,羊肚菌的栽培正由单一的局部区域向多区域种植方向变化,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建立在利用政府各项目款的基础之上,以扶贫之名最为常见。他认为,羊肚菌的栽培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会波动太大,未来两到三年内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张亚讲到,目前的栽培种植情况是对市场利好的。他表示,种植面积分散后,产品不再集中供应,这使得供求矛盾得以缓和,也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种植分散,有利于消费市场的拓展,促进消费,以扶贫项目为基础的栽培面积慢慢的会被市场挤压出去,将被依靠市场盈利下自然增长的种植面积所取代,这对行业稳健发展有积极意义。
报告现场
各地羊肚菌出菇质量差异较大
在谈及各地出菇时间及质量情况时,张亚表示,云南,广东,成都,福建地区一般自一月中旬起至三月中旬为出菇上市期,这一时间段也是市场消费最为旺盛的阶段;而湖北,河南,重庆,陕西南部以及四川高海拔山区则在二月底至四月底期间开始出菇上市;三月底到五月中旬,北方等其它地区陆续出菇,如新疆,陕西北部,东北,内蒙等地。
“西南空气湿度较大地区,升温速度慢,雨水适中,菇型及品质较好,如四川全境地区,陕西南部,云南丽江等地区;在湖北,河南,重庆东部以及其它偏北方地区,由于空气湿度较低,后期升温幅度较快,很容易使羊肚菌生长畸形及肉质迅速变薄,影响品质。”他也指出了不同地区的出菇质量差异。
同时,张亚谈到,羊肚菌人工栽培行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种植板块上,后期的“做货”依然是技术条件之一,除四川地区外的其它地区刚刚兴起栽培热潮,对栽培热情较大,相对缺乏采收加工的技术水准,很容易导致羊肚菌品质下降。
此外,张亚还谈到了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国内市场一般在从9月起到次年4月底为消费旺季,5月到9月为消费淡季,消费主要以餐饮酒店业为主,但家庭消费有了明显的增速。在国外市场,欧洲市场价格与国内价格相当,到港价鲜菇约为30欧元,干货为240欧元
2017第二届全国羊肚菌大会安排了特邀报告、主旨报告、羊肚菌栽培技术研讨会、羊肚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会议、圆桌论坛、基地参观等内容及活动,同期还举行了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地区的400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主办,由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易菇网承办。业内主流专家云集,报告水平高,参会代表充满热情,会议组织服务周到,是一次专业性强、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的行业盛会,本次会议奏响2017年食用菌行业活动华美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