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平菇物种鉴别的分子新条码——昆明植物所在侧耳物种鉴别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组对中国的“平菇”进行了系统研究,明晰了我国栽培平菇的种间关系。
     
      侧耳复合群(Pleurotus ostreatus species complex),是我国栽培最为广泛且非常重要的食药用真菌,商品名一般统称“平菇”。这个复合群的物种个体形态可塑性强,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出现各种表型,分类困难而混乱。如何精准构建“平菇”家谱并快速准确地鉴别其中的物种,是生产中必需解决的问题。 
      过去曾以形态特征或单个DNA片段(如ITS)的序列为依据进行平菇的物种鉴别,但难于准确实现。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组对中国的“平菇”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全国各菌种保藏中心、各地平菇种植企业及野外收集了284个菌株,对其进行了4个基因片段(ITS、TEF1、RPB1和RPB2)的测序和分析,明晰了我国栽培平菇的种间关系,结合形态特征确定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物种,即冷杉侧耳P. abieticola、刺芹侧耳(杏鲍茹)P. eryngii、佛罗里达侧耳近似种P. cf. floridanus、(糙皮)侧耳P. ostreatus、卵孢侧耳P. placentodes、肺形侧耳P. pulmonarius和白灵侧耳(白灵菇)P. tuoliensis;发现现有栽培菌株56%的学名都存在误用现象;评价认为RPB2是上述4个DNA片段中最适合作为该复合群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 
     
    关键词: 昆明 平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