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 借助特色产业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黑木耳菌包加工厂,提高了菌种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本报讯 正值黑木耳菌种生产的大忙季节,而木耳专业户远德利却拆掉了生产木耳菌的锅炉。他告诉记者:“这个‘土锅炉’该退休了,村里建起了现代化的菌包加工厂,只要预约订购,木耳菌包就会送到家门口。”
远德利是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罗家店村的农民。近日,罗家店村成立了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建起了黑木耳菌包加工厂。合作社理事长、罗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时培国对记者说:“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原来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使全村统一了菌种,保证了木耳质量,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介绍,过去农民生产几万袋木耳菌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现在菌包厂只需要3天到4天时间。村民在自家生产1袋木耳菌成本约合0?75元,而在菌包厂订购,每袋只收0?51元。远德利算了一笔账:今年他计划加工生产6万袋木耳菌,按每袋减少成本0?24元计算,将比往年少支出1?4万多元。生产效率的提高,让这个木耳专业村的大部分村民还可从事其他行业。目前,全村160个劳动力中,有43人在菌包厂工作,其他村民则从事运输等行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王良武 姜利航 乔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