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电视台七套《乡土》栏目播出反映西峡香菇产业发展和当地民俗文化题材的专题节目《春天里来庆丰收》。
地处秦巴山区的西峡县,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适中,森林覆盖率达76.8%,是业界公认的香菇生产"黄金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县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作为富民"一号工程"和"一村一品"的领衔工程,致力推动香菇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传统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内贸型向外向化转变。该县已建立15个香菇专业乡镇,"一村一品"香菇专业村110个,还注册了"西峡香菇"商标,与30多家获得自主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了西峡香菇标准化产销联合体。目前,西峡香菇总产量突破20万吨,综合效益突破60亿元,全县农民纯收入的60%来自香菇产业。2016年,西峡香菇出口逆势增长,远销美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货值6.6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西峡香菇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西峡香菇甲天下"殊荣。
富裕起来的当地菇农,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该县启动"文化大县"建设,强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学艺术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挖掘整理西坪民歌、丁河高抬等一大批优秀民俗文化,在发挥寓教于乐的同时,擦亮了西峡文化品牌,增强了西峡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