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省泌阳的技术员禹宗现分析,瞿靖镇产的双孢菇由于是单生种、菇肉厚、菇柄短、产量高,品质检测后已达到优质品级,不但耐储运,而且口感鲜美。
规模达到50万平方米 保守年收益1800万元
“食用菌种植产量高,效益好,是蔬菜温棚收益的2.5倍,而且客商们长年驻扎村上,不愁销路,今年我种植的蘑菇毛收入估计在三四十万元。” 日前,青铜峡市瞿靖镇种植大户董志林告诉记者。据了解,瞿靖镇正在极力打造西北食用菌第一镇,今年种植规模已由原先的20万平方米扩增到50万平方米。
去年,青铜峡市瞿靖镇引导大户将食用菌作为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由袁金军、杨海涛等8家大户率先发展起138座食用菌温棚,现在每个温棚每天都能出棚600多公斤的干鲜双孢菇、平菇、鸡腿菇、杏孢菇,该镇目前已满足银川食用菌80%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种植大户将50米长的温棚全部推倒,改为100米长的大温棚,每平方米要比以前增加3公斤食用菌产量。同时,从河南省泌阳真菌研究所高薪聘请技术人员,长年进行跟踪服务。为了充分利用温棚资源,种植大户在夏季种植耐高温菇种,一年食用菌可以产两三茬。如果保守估计,以每平方米产菇6公斤计算,并以每公斤6元收购,50万平方米就有1800万元收益。
种植大户杨海涛介绍,每个大棚占地2亩,一次性投入5.6万元,产菇6500公斤,可收益4万多元。去年他种植的2万平方米食用菌,一次性投入五六十万元,今年蘑菇出棚后有望收回80%投入。目前食用菌供不应求,春节前后价格还会看涨。来自泌阳的技术员禹宗现分析,该地产的双孢菇由于是单生种、菇肉厚、菇柄短、产量高,品质检测后已达到优质品级,不但耐储运,而且口感鲜美。
前不久,瞿靖镇专门成立了家鑫菇菜果专业合作社,加大食用菌种植推广力度,去年发展起来的2300座菇菜果温棚全部投入生产,目前合作社正在逐步构筑自己的营销网络。(记者 蒲利宏 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