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州市食用菌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预计,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7.82万吨(干鲜),比增9%,(按鲜品计,总产量20.8万吨,比增10.1%,);总产值8.5亿元,比增12%。
二是结构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珍稀食用菌种植比例提高到35%,比增2.5%。其中,秀珍菇、白色金针菇品种增长较快,白色金针菇生产能力比 2006年翻了近一翻。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以罗源、闽清、永泰、连江、闽侯五县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90%以上。罗源县秀珍菇、永泰县白色金针菇优势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罗源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县,连江、闽侯、长乐成为我市主要的蘑菇生产基地县。
三是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发展。预计,全市10家省、市级食用菌龙头企业(基地)可实现产值3.1亿元,比增15.6%,带动农户5.3万户,平均每户可增收336元。工厂化周年生产白色金针菇的企业发展到12家,栽培规模平均日制包10万袋左右,可日产鲜菇20吨以上。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闽侯县大春农科贸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