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近年来,磐安县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料和木制品下脚料,推广“茭白—大球盖菇”“桑枝—杏鲍菇”“食用菌废菌料再利用种菇”“药—菇”“菜—菇”“果树套种食用菌”等生态循环模式,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菌菇种植消耗大量木材不同,新型种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整个基地,一年回收玉米芯、秸秆、桑枝条等废弃物7.2万公斤,通过立体栽培,亩产效益增加10倍。”包金亮兴奋地对我们说。
目前,全县已建成玉山富盛、山香菇业、尖山康宇等11个规模种菇基地,年种植量2500多万袋,占全县总量的66%。像山之舟这样的县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当地已建成8个。同时推行架层立体栽培模式,亩均种植量高出2倍至3倍。集约化种植,有效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益和土地利用率。
废物回收利用,在磐安养殖业也很普遍。2009年开始,该县要求畜牧业基地特别是养猪场增建沼气工程,对排泄物进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化治理。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气,变成周边农户的清洁能源,沼液则排到附近山林,或给附近农庄当作有机肥。